6月,俄罗斯总统普京访华并出席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习大大主席向他授予首枚“友谊勋章”。两国元首共同乘坐高铁赴天津观看中俄少年冰球友谊赛,共同制作和品尝天津小吃的友好场景为人津津乐道。3个月后,习大大主席赴俄出席第四届东方经济论坛,两国领导人一起访问“海洋”全俄儿童中心的温馨画面令世界印象深刻。

这是2018年7月16日在阿联酋阿布扎比港哈利法工业区内拍摄的中阿产能合作示范园建设现场。
7月,习大大主席开启中东非洲之行,首站是阿拉伯国家阿联酋。约一周前,中国-阿拉伯国家合作论坛第八届部长级会议在北京落幕,双方宣布建立全面合作、共同发展、面向未来的中阿战略伙伴关系。

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2018年9月3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卫兵 摄
9月,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盛大举行。一个多月之前,习大大对非洲进行了担任国家主席以来的第四次访问。路透社援引塞内加尔总统萨勒的话说,中国是“现代最伟大的经济体之一”,为非洲的和平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这是2018年7月18日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航拍的中国援建的竞技摔跤场。
走动愈多,友谊愈牢。7月至9月,南非总统拉马福萨同习大大主席多次见面。针对关于中非合作的噪音杂音,这位南非领导人驳斥道:“中国令人印象深刻的增长模式所产生的宝贵经验可以被非洲人用作发展的催化剂。”
2018年正值“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5年来,“一带一路”倡议影响力不断提升,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哈萨克斯坦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的诞生地,主动提出举办纪念“一带一路”倡议提出5周年中哈商务论坛。2018年9月,论坛成功举办,习大大主席和纳扎尔巴耶夫总统分别向论坛致祝贺视频。
11月中旬,时隔4年,习大大主席再次访问太平洋岛国地区。在巴布亚新几内亚首都莫尔兹比港,习大大主席会见8个建交太平洋岛国新老朋友。“客场”亦“主场”,一场活动推动中国同岛国关系实现从战略伙伴关系到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新飞跃。
11月底至12月初,习大大主席展开拉美之行,共建“一带一路”是其中一条主线。2018年1月,中拉论坛第二届部长级会议发表《“一带一路”特别声明》。双边关系和整体合作相互促进,全面推升“一带一路”在拉美发展势头。
“如今没有中国,世界政治什么也办不成。”德国之声电台网站以此为题报道德国总统施泰因迈尔12月中国之行。上半年法国总统、英国首相、德国总理相继访华,下半年习大大主席访欧,中欧携手发出反对保护主义、维护自由贸易的共同声音。
通盘运筹大国、周边、发展中国家及多边外交,不断拓展中国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这是大国外交的智慧与成熟,更是大国领袖的视野与担当。
品格篇:担当与坚守
改革开放40年,重塑了中国,也重塑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展壮大起来的中国,如何应对国际风云变幻并在变局中扮演怎样角色?
中国的答案是,始终坚持和平发展,始终坚守合作共赢,始终坚信多边主义。
2018年,对中美关系来说,是颇具挑战性的一年。关键时刻,元首外交再次发挥“定盘星”作用。习大大主席同川普总统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长达150分钟的会晤,为中美经贸摩擦“摁下暂停键”,双方同意共同推进以协调、合作、稳定为基调的中美关系。
增进互信,聚焦合作。2018年,中国周边环境出现全面向好的积极态势。中印开创高层交往新模式,中日关系重回正轨并取得新的发展,中朝友谊焕发新活力。11月,中菲签署关于油气开发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成为两国关系经历风雨、又见彩虹的新见证。
2018年的世界,各种冲击和调整刷新着人们对“不确定性”的认知。分歧、困惑、迷茫之中,中国在各种国际场合发出推动发展合作、捍卫秩序规则、发扬伙伴精神的清晰声音。
G20峰会期间,习大大主席同法国、沙特、土耳其、德国、联合国等多方领导人及国际组织负责人举行会见。“法方坚定主张多边主义,愿同中方在重大国际问题上继续相互支撑,维护多边自由贸易体制”“德方赞赏中方致力于多边合作,坚定维护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事实证明,中国是多边主义最为重要的支撑”……人心向背,显而易见。
“在处理国际事务中,中国站在历史的正确一边。”菲律宾总统杜特尔特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评价,道出国际社会的心声。